职工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几项?一篇说透你的权益!
作为职场人,“五险一金”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但你真的清楚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吗?很多人只知道单位要交,却说不清每一项的作用和自己的权益,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五险一金的“真面目”。
**五险一金的“五险”是哪些?
1.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保障退休后生活的基础。职工个人缴纳8%,单位缴纳16%(比例可能因地区调整),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重点提醒: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退休金越多,千万别轻易断缴!
2. 医疗保险
看病报销就靠它!个人缴2%,单位缴8%-10%。医保报销范围包括门诊、住院、药品等,但注意有起付线和封顶线,部分地区已实现“医保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可给家人使用。
3. 失业保险
非自愿失业时的“救命钱”,个人缴0.5%,单位缴0.5%-1%。需满足缴费满1年、非本人辞职、已办理失业登记等条件,最长可领24个月失业金。
4. 工伤保险
工作期间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启用。单位全额缴纳,个人不掏钱,涵盖医疗费、伤残补助、工亡赔偿等。关键点:必须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超期可能影响权益。
5. 生育保险
覆盖生育医疗费和产假津贴,单位缴纳0.8%-1%,个人不缴费。女职工生育可享98天基础产假(部分地区延长),男职工也有陪产假,2020年起,生育保险已并入医疗保险,但待遇不变。
**“一金”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住房公积金(简称“一金”)是帮你买房、租房的重要福利。个人和单位各缴5%-12%(比例可协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用途包括贷款买房(利率远低于商业贷款)、租房提取、装修等,公积金贷款100万元,30年可比商贷省下近50万利息!
**给职场人的3条实用建议
1、入职必查合同:确认单位是否按实际工资缴纳五险一金,避免“按最低基数缴费”的坑。
2、跨地区换工作,及时办理社保转移:尤其是养老和医保,断缴可能影响退休待遇和报销。
3、善用公积金:即使不买房,也可申请提取支付房租或大病医疗,别让钱“睡大觉”。
**法条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等明确五险的缴纳义务与权益。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五险一金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核心保障,从养老到医疗,从失业到住房,每一项都关乎切身利益。千万不要觉得“到手工资多就是赚”,单位少缴或漏缴,损失的是未来的安全感,建议定期通过社保局官网、支付宝等渠道查询缴费记录,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知权,才能走稳职场每一步!
职工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几项?一篇说透你的权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