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到底包含哪些?养老保险真的在其中吗?
"每个月工资条上扣了那么多钱,五险到底保了什么?养老保险真的能让我退休后有保障吗?"这是许多职场新人甚至工作多年的员工都存在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个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五险的全称是社会保险五险,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确实位列五险之首,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这五项保险,个人需承担养老、医疗、失业三险费用。
养老保险采取"单位+个人"共同缴费模式:企业缴纳比例通常为工资基数的16%(部分地区有差异),个人缴纳8%,这笔资金进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确保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例如月薪8000元的职工,单位每月为其缴纳1280元,个人缴纳640元,这些资金将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待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原则,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退休金数额越可观,以北京为例,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1082元,连续缴纳30年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约4000-6000元。
建议参考:
1、定期登录当地社保官网查询缴费记录
2、跨地区就业时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接续
3、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相关法条: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小编总结:
五险作为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其中养老保险更是构筑晚年生活的安全网。建议职场人重点关注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与基数,必要时可通过12333社保热线咨询个性化方案,同时要警惕企业"按最低基数缴费"或"现金发薪避缴社保"等违法行为,这些操作会严重损害未来养老权益,今天缴纳的每一分养老保险费,都是在为明天的生活质量投资。
五险到底包含哪些?养老保险真的在其中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