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到底是哪些?一文讲透你的职场保护伞
作为职场人,每个月工资条上总有一笔"五险"扣款,但你真的了解这五项保险的"隐藏技能"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让你清楚知道自己的权益究竟藏在哪些保障里。
一、养老保险:未来的"时光储蓄罐"
企业和个人按16%+8%的比例共同缴纳,累计缴满15年即可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这里有个关键点:缴费基数越高,退休金越丰厚,就像往储蓄罐里存钱,年轻时存得越多,老年生活越从容。
二、医疗保险:看病不慌的"应急金库"
包含统筹账户(单位缴纳的8%)和个人账户(2%),不仅能报销住院费用,还能用医保卡买药。特别要注意的是医保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会被清零,直接影响大病报销比例。
三、失业保险:失业期间的"缓冲气囊"
单位缴纳2%,个人0.5%,非本人意愿失业且缴满1年可申领。重点在于最长可领取24个月失业金,疫情期间还有过阶段性提高标准的特殊政策。
四、工伤保险:意外时刻的"安全护盾"
由企业全额缴纳0.2%-1.9%,覆盖工伤治疗、伤残补助等。这里有个易被忽视的细节:上下班途中非主责的交通事故也算工伤,千万别吃哑巴亏。
五、生育保险:宝妈宝爸的"生育礼包"
单位缴纳0.8%,覆盖产检费、生育津贴(相当于98天带薪假)。2023年新规明确男性陪产假期间也可享受生育津贴,宝爸们记得申领这份福利。
建议参考:
1、每月核对工资条,确认五险缴费基数是否与实际工资相符
2、关注当地人社局官网,及时掌握政策调整动态
3、保存好社保卡、缴费凭证等重要材料
相关法条: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三条分别明确五险的参保义务,其中第五十四条规定生育津贴计算标准为上年度单位月平均工资,这对高收入女性尤为重要。
小编总结:
五险就像职场人的五重防护甲,从看病养老到生育失业,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保障网,特别提醒年轻职场人,不要觉得现在用不上就忽视缴费,社保账户的累计价值会随着时间呈几何级增长,下次收到工资条时,不妨对照本文看看你的"保护伞"是否完整牢固,毕竟,这些看不见的保障,才是对抗人生风险的真铠甲。
五险到底是哪些?一文讲透你的职场保护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