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到底包含哪些保障?打工人必须知道的权益清单!
作为职场人,每月工资条上总能看到“五险”扣款,但你真的了解这五个险种背后的意义吗?它们不仅是法律强制缴纳的保障,更是工作生涯中抵御风险的“护身符”,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五险是哪五个险种,带你摸透自己的核心权益!
一、五险的“真面目”:从养老到生育的全周期保护
1、养老保险:退休生活的经济支柱
企业和个人按比例缴纳(通常企业16%、个人8%),累计缴满15年即可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重点来了!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金越丰厚,相当于“强制储蓄的未来工资”。
2、医疗保险:看病报销的救命钱
涵盖门诊、住院、药费报销(比例通常50%-90%),部分地区还能用医保卡买商业保险。断缴超过3个月可能影响报销资格,换工作务必注意衔接!
3、失业保险:失业时的过渡保障
非本人意愿失业(如裁员)且缴满1年可申请,最长领24个月,以北京为例,每月最低可领2034元,还能同步享受免费职业培训。
4、工伤保险:职业伤害的兜底防线
工作期间或上下班途中受伤可申请认定,医疗费全额报销,若致残,还能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最高27个月工资)。
5、生育保险:宝妈宝爸的共同福利
覆盖产检、分娩费用,女方休产假可领生育津贴(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男方也有陪产假工资,2020年起,生育险已并入医保,但待遇不变!
二、避坑指南:五险常见的3大认知误区
误区1:“自愿放弃社保能多拿工资”
企业必须依法缴纳五险,所谓“签协议不交社保”属违法行为,员工可投诉至人社局(电话12333)。
误区2:“缴满15年养老保险就不用再交”
这只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待遇越高。
误区3:“失业保险只能领一次”
实际领取次数不限,只要每次失业符合“非本人原因+缴满1年”条件即可。
**三、律师建议:守住你的五险权益
1、入职时务必确认企业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非最低标准)。
2、跨省市换工作需办理社保转移,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线上操作。
3、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无需个人缴费,全部由企业承担。
相关法条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10、23、33、44、53条
- 《工伤保险条例》第14-16条
-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4-6条
小编总结
五险不仅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更是抵御人生风险的“安全网”。养老保险防老、医疗保险救命、失业保险托底、工伤保险护身、生育保险养娃,这五项保障缺一不可!下次看到工资条上的社保扣款,别再心疼——今天的投入,正为未来的安稳铺路,转发收藏这份指南,关键时刻用法律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五险到底包含哪些保障?打工人必须知道的权益清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