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到底包括哪些?每个月要交多少钱?
对上班族来说,“五险”是每个月工资单上的“固定支出”,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五险具体包含哪些项目,更不知道个人和单位各自承担多少费用。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实操角度,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五险的构成与缴费规则,帮你算清这笔“隐形账单”。
**一、五险的构成与缴费比例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由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仅单位缴费),具体比例如下(以大部分地区通用标准为例):
1、养老保险
个人缴费比例:8%
单位缴费比例:16%
*举例*:若月工资为8000元,个人需交8000×8%=640元,单位交8000×16%=1280元。
2、医疗保险
个人缴费比例:2%
单位缴费比例:8%-10%(不同地区有差异)
*注意*:部分地区医保含“大病保险”,需额外缴纳几十元。
3、失业保险
个人缴费比例:0.5%
单位缴费比例:0.5%-1%
*特殊群体*:农民工可自愿选择是否缴纳。
4、工伤保险(仅单位缴费)
单位缴费比例:0.2%-1.9%(按行业风险等级划分)
5、生育保险(仅单位缴费)
单位缴费比例:0.8%-1%
**二、缴费基数决定实际金额
五险的缴费金额并非直接按工资计算,而是以“缴费基数”为准,缴费基数通常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但需在当地社保局公布的基数上下限之间(如2023年北京下限为6326元,上限为33891元)。
*举个例子*:若北京某员工月薪5万元,实际缴费基数按上限33891元计算,而非5万元。
**三、不同地区的差异需特别注意
各地社保政策存在明显差异,
广东: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低至14%(深圳为15%);
上海: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达10.5%;
杭州:生育保险已并入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统一为10.5%。
**建议参考
1、每年7月左右,各地会更新社保缴费基数,建议主动查询当地社保局官网;
2、核对工资单时,若发现单位未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如按最低基数代缴),可要求单位补缴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自由职业者可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但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
**相关法条
1、《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
2、《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3、《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用人单位需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五险是劳动者的法定保障,缴费金额与基数和地区政策直接挂钩。 个人需关注三点:一是缴费基数是否合规,避免单位“偷工减料”;二是明确自身权益,如生育津贴、工伤赔偿等;三是跨地区就业时及时办理社保转移,避免断缴影响未来待遇。
说到底,五险的本质是“用今天的钱保障明天的生活”,理性看待这笔“支出”,它或许比你的年终奖更有长期价值。
五险到底包括哪些?每个月要交多少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