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看!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保障?少缴一种都亏大了!
"入职时说好的五险一金,怎么工资条上只有三险?"很多职场新人面对社保缴纳明细时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职场人的"护身符",五险一金不仅是法律强制保障,更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生老病死的切身权益,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说清楚这个高频问题:五险一金到底是哪五险?哪一金?
一、五大法定保险的"保护罩"作用
养老保险是社保体系的"顶梁柱",单位缴纳16%、个人8%(2023年标准),累计缴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特别要注意的是,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原则,断缴可能影响未来退休待遇。
医疗保险堪称"救命钱",单位缴纳9.5%、个人2%,它不仅覆盖门诊住院报销,更重要的是提供终身医疗保障——男性缴满25年、女性20年即可享受退休医保待遇,疫情期间还新增了门诊共济保障政策。
工伤保险是职业风险的"安全网",完全由单位承担0.2%-1.9%的缴费比例,工作中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上下班途中非主责交通事故等情形都可申请工伤认定,2023年最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更将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纳入保障。
失业保险作为失业期间的"过渡金",单位个人各缴0.5%,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且缴满1年即可申领,最长可领取24个月,疫情期间国家还推出了失业补助金政策,多地发放标准已提高至最低工资的90%。
生育保险现已与医保合并实施,单位缴纳0.8%,不仅覆盖产前检查、分娩等医疗费用,还能领取相当于单位平均工资的生育津贴,2023年起,男性职工的陪产假津贴也纳入保障范围。
二、住房公积金的"隐形财富"
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按5%-12%比例缴纳,这笔钱既能用于购房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2%),也可提取支付房租或装修,更重要的是,个人缴存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单位缴存部分还能计入企业成本抵税,以月薪1万元为例,按12%比例缴存,每年可多存2.88万元"隐形收入"。
三、给职场人的三点实用建议
1、每月核对工资条:重点查看缴费基数是否与合同工资一致,很多企业按最低基数缴纳涉嫌违法
2、保存缴费凭证:电子社保卡、公积金APP要定期查看,异地换工作记得办理社保转移
3、关注政策动态:2023年多地调整医保门诊起付线,公积金可提取支付首付款等新政频出
相关法律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申办社保登记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单位录用职工应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缴存登记
- 《劳动合同法》第38条: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五险一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更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入职首月起,单位就必须为员工足额缴纳,任何"自愿放弃社保协议"都属无效,建议大家定期通过"12333"社保热线、当地人社官网等渠道核查缴费记录,发现少缴漏缴要及时维权,今天缴纳的每一分社保,都在为未来的生活品质投保!
职场人必看!五险一金到底包含哪些保障?少缴一种都亏大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