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怎么缴?这些比例算清楚了吗?
作为职场人,每个月工资到账时总会看到“五险一金”的扣款,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些钱到底怎么分配,企业和个人各自承担多少,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五险一金是哪五险一金比例”这个问题,帮你彻底搞懂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权益。
五险一金的“五险”和“一金”分别是什么?
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则是住房公积金,这六项保障中,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企业全额承担,其余四项则由企业和个人按比例分摊。
**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根据现行政策(以2023年为例),全国统一的大框架下,各地可能存在细微调整,以下为普遍适用的比例范围:
1、养老保险:
单位:16%-20%(各省差异,多数地区为16%)
个人:8%
2、医疗保险:
单位:8%-10%
个人:2%
3、失业保险:
单位:0.5%-1%
个人:0.2%-0.5%(部分地区如北京为0.5%)
4、工伤保险:
单位:0.2%-1.9%(按行业风险等级浮动)
个人:0%
5、生育保险:
单位:0.8%-1%
个人:0%
6、住房公积金:
单位与个人:5%-12%(双方按相同比例缴纳,具体由企业选定)
重点提示:五险一金的总缴费比例约为工资的40%-45%,其中企业承担约30%-35%,个人承担约10%-15%,月薪1万元,企业需额外支出约3000-3500元,个人实际到手工资约8500-9000元(扣除五险一金及个税前)。
建议参考:如何合理规划五险一金?
1、核对工资条:每月确认缴费基数和比例是否合规,避免企业“低报基数”导致未来养老金或公积金缩水。
2、关注政策变化:例如2023年多地调整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比例,直接影响日常看病报销。
3、公积金灵活使用:若单位按12%缴纳,相当于多了一份“强制储蓄”,可用于租房、购房或大病提取。
**相关法条依据
1、《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明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义务由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
2、《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3、《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按行业风险等级划分单位缴费费率。
五险一金是劳动者的基本保障,缴费比例直接关系到未来养老、医疗等核心权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清晰理解各自的责任:企业需合规缴纳,避免法律风险;个人需关注账户余额,提前规划长期需求,工资单上的“扣款”不是损失,而是对未来生活的投资。
五险一金到底怎么缴?这些比例算清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