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分割还有过期作废的说法?民法典到底怎么规定的?
"离婚都五年了,现在还能要求重新分财产吗?"这是很多人在结束婚姻关系后最纠结的问题,明明离婚协议里财产分配不公,或者发现对方隐瞒了共同财产,民法典关于离婚财产分割有时效吗?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今天就带大家彻底弄懂其中的法律门道。
一、离婚财产分割确实存在"保质期"
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适用三年普通诉讼时效,这个"倒计时"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开始计算,离婚后才发现前配偶在婚姻存续期间转移了房产,那么从发现转移行为的当天起算三年内必须起诉。
但现实中存在两个特殊情形:
1、隐藏财产的情况:若对方故意隐匿财产导致离婚时未分割,诉讼时效从发现该财产之日重新计算;
2、离婚协议存在欺诈胁迫:若财产分割协议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需在发现欺诈行为一年内主张权利。
二、错过时效如何补救?专家支招三步法
1、立即收集新证据:通过银行流水、房产交易记录等材料,证明对方存在恶意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
2、申请时效中断:向对方发送书面追讨函件,或通过调解委员会备案,让诉讼时效重新起算;
3、启动特别程序:对于价值超过20万元的财产争议,可尝试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但需提供充分正当理由。
**三、必须掌握的核心法条
《民法典》第188条: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84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1092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
**四、小编划重点
离婚财产分割绝不是"一离了之",关键要把握三个时间节点:
1、离婚协议签署时全面核查财产状况;
2、发现财产异常立即启动法律程序;
3、超出三年时效的,优先通过协商补充协议解决。
特别提醒:不要轻信"离婚后永远能追讨"的说法,法律虽然保护合法财产权益,但绝不会纵容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建议在离婚后三年内完成所有财产交割,对于大额资产最好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给自己加一道法律保险。
离婚后财产分割还有过期作废的说法?民法典到底怎么规定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