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能鉴定工伤么
一、没有劳动合同能鉴定工伤么
没有劳动合同也能鉴定工伤,但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劳动关系确认途径。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参照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据,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二是工伤认定申请。在劳动关系确认后,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判断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三是特殊情况处理。若用人单位不承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先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再进行工伤认定。即使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且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就可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怎么办
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需分情况处理:
若用人单位知晓员工冒用他人身份,仍予以录用,该行为存在过错。在此情况下,应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为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员工身份进行审核,其疏忽导致此问题产生。
若用人单位不知员工冒用身份,发生工伤后,受伤员工应先向劳动部门说明真实身份,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经调查核实后,若认定为工伤,工伤待遇仍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后,可依据相关规定及具体情况,向存在过错的员工追究相应责任。
此外,部门若已按冒用身份支付了工伤保险待遇,发现真实情况后,有权依法追回不当支付的款项。而冒用身份的员工,因其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道德谴责。
三、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出事算工伤吗
未签劳动合同,发生事故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认定工伤的核心在于事故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情形,都可认定为工伤。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即便未签书面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依然成立。劳动者只要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材料,就可申请工伤认定。
认定流程一般为: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后,根据调查核实情况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所以,未签劳动合同不构成认定工伤的障碍,关键在于事故是否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以及能否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以上是关于没有劳动合同能鉴定工伤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