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扣工资合法吗没有签劳动合同
一、辞职扣工资合法吗没有签劳动合同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扣辞职员工工资的行为通常是不合法的,分析如下:
一方面,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未签劳动合同本身就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其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以及克扣或者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
因此,在未签劳动合同情形下扣辞职员工工资是违法的,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辞职后不签有影响吗
辞职后不签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影响:
(一)对劳动者而言
1.再就业方面:新单位通常要求劳动者提供原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以确认劳动者已与前单位终止。若无法提供,新单位可能会担忧潜在法律风险,进而影响录用决定。
2.与:不办理解除手续,原单位可能不会及时减员,导致社保和公积金停缴出现问题。这不仅影响劳动者当下享受相关福利,如医保报销,还可能在续缴时出现衔接困难,影响社保和公积金的累计年限计算。
3.经济补偿:若存在应得的经济补偿,如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者离职等情况,未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使劳动者难以顺利获取补偿,在发生争议时,缺少书面证据支持自身主张。
(二)对用人单位而言
1.法律风险:未与劳动者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面临劳动者事后主张未离职,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工资等风险。
2.管理问题:不利于单位准确统计人员流动情况和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离职时,及时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不必要的纠纷。
三、出现劳动纠纷怎么要劳动合同
在劳动纠纷中获取劳动合同,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沟通协商,明确告知其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持有一份劳动合同。以平和理性的态度说明需求,争取用人单位配合,直接提供劳动合同副本。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初步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拒不提供,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另外,还可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申请,请求其裁决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在仲裁过程中,需详细阐述劳动纠纷情况及获取劳动合同的必要性。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保障自身获取劳动合同的权利。
以上是关于辞职扣工资合法吗没有签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