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才发现有财产没分割?诉讼时效过了还能起诉吗?
离婚时看似财产分割已经尘埃落定,但许多人可能在数年后突然发现配偶曾隐瞒房产、存款或投资收益,此时还能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吗?《民法典》对离婚后未分割财产的诉讼时效究竟如何规定? 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当事人。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离婚后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3年,但这一时效的起算点并非从离婚当天开始计算,而是从当事人发现或应当发现存在未分割财产之日起算,张女士离婚两年后发现前夫在婚姻期间私下购买了一套房产且未分割,她的诉讼时效从发现该房产的当天开始计算,而非离婚当天。这一规定充分保障了不知情一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时效陷阱”导致无法维权。
**如何应对未分割财产纠纷?
1、及时收集证据:发现财产线索后,应第一时间通过银行流水、房产登记信息、交易合同等固定证据。
2、咨询专业律师:律师可协助评估诉讼可行性,梳理财产来源、权属及价值,制定针对性策略。
3、尽快提起诉讼:即使时效未过,拖延可能导致证据灭失或财产转移,增加维权难度。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92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时另一方可以主张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的,可请求再次分割。
《民法典》第188条: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
《民法典》第564条:涉及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但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核心在于“时效起算点”和“证据完整性”。 若发现对方存在恶意隐瞒财产的行为,务必在3年内采取法律行动,实践中,部分法院对“应当发现”的认定较为严格,建议当事人尽早咨询律师,避免因错过时效或举证不足导致败诉。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主动维权才能守住自己的利益!
离婚后才发现有财产没分割?诉讼时效过了还能起诉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