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到底有啥用?每个月工资扣的钱都去哪儿了?
每个月发工资时,很多人都会盯着“五险一金”的扣款一栏心疼——工资还没捂热乎,就被划走了一部分,但你真的了解这些钱交到哪儿了吗?五险一金到底包含什么?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彻底说清楚!
一、五险一金是啥?拆开来看更明白!
“五险”指的是社会保险中的五个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而“一金”则是住房公积金。
这六项保障由国家法律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它是你工作后的“护身符”,覆盖了养老、看病、失业、工伤、生育等人生重要阶段的需求,而公积金更是帮你“攒钱买房”的重要工具。
**二、五险一金到底怎么“保”你?
1、养老保险:交满15年,退休后按月领钱
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退休后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政策规定累计缴满15年即可享受,但缴得越久、基数越高,退休后拿的钱越多。
2、医疗保险:看病报销的“救命钱”
平时去医院看病、买药,医保能报销大部分费用(比如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达70%-90%)。断缴后次月就无法使用,所以千万别随便断缴!
3、失业保险:失业后的“过渡保障”
非本人意愿失业(比如被裁员)且缴满1年社保,可申请按月领取失业金,最长能领24个月,还能免费享受医保待遇。
4、工伤保险:工作受伤的兜底保障
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可申请工伤认定,医疗费、康复费、伤残补助等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生育保险:生娃也能领钱
覆盖生育医疗费报销和生育津贴(比如产假期间的工资)。男性职工缴纳生育保险,配偶未参保的也能享受部分待遇。
6、住房公积金:买房租房都能用
个人和单位按比例缴纳(通常5%-12%),账户里的钱可提取用于买房、租房、装修,或申请低息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贷低1%-2%)。
**三、关于五险一金的常见误区
误区1:“试用期不交五险一金?”
错!根据《社会保险法》,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单位就必须在30日内为员工参保,包括试用期。
误区2:“换工作断缴一两个月无所谓?”
错!医保断缴后次月无法报销,一线城市社保连续缴纳还影响买房、落户、子女入学资格。
误区3:“单位说按最低基数缴是为了帮你‘省税’?”
警惕!这是违法行为,社保缴费基数应为实际工资,故意降低基数损害的是你未来的养老金和公积金账户。
建议参考:如何维护自己的五险一金权益?
1、每月核对工资条:确认缴费基数、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2、登录社保局官网或支付宝查询:实时查看缴费记录是否正常。
3、换工作时做好衔接:尽量在15号后离职,确保当月社保由原单位缴纳。
4、保存缴费凭证:尤其是异地换工作,转移社保时需要用到。
**相关法条速查
《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20条: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或少缴。
《劳动合同法》第17条:社会保险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
五险一金不是“白扣钱”,而是国家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安全网”,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人生大事,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老员工,一定要主动关注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遇到单位不缴、少缴的行为,可向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维权。你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未来的人生铺路!
五险一金到底有啥用?每个月工资扣的钱都去哪儿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