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规定债务逾期利息是多少?逾期不还钱,利息能算到多高?
生活中,很多人因为债务纠纷闹上法院,但借款逾期后到底该付多少利息?是“按合同约定”还是“按法律规定”?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切身利益,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说透法院对逾期利息的裁判规则。
一、逾期利息的“两条线”:法律如何划定边界?
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逾期利息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
1、合同有明确约定:如果借贷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逾期利率,只要不超过法律保护的上限(目前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即约14.8%),法院会支持按约定执行。
2、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若未明确逾期利率,债权人可主张按借款期内利率计算逾期利息;如果连借款期内利率也未约定,则按LPR的1.3-1.5倍计算(目前约为3.7%-4.25%)。
注意!正常利息和逾期利息是两个独立概念,借款合同约定年利率10%,逾期后可叠加逾期利息,但总和不能突破法定上限。
二、法院裁判的关键:如何避免“高利贷”陷阱?
法院在审理时会严格审查利息的合法性:
“砍头息”无效:例如借款10万元,预先扣除1万元利息,实际按9万元计算本金。
复利禁止:利息不得再计算利息(利滚利),除非双方明确约定且不超法定上限。
累计上限规则:逾期利息+正常利息总和超过LPR4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张三向李四借款100万元,约定年利率12%,逾期按月息2%计算,若逾期1年,正常利息12万元+逾期利息24万元,总和36万元(年利率36%),超过LPR4倍(14.8%),法院最多支持14.8万元利息,超出的21.2万元无效。
三、给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实用建议
1、对债权人:
合同务必明确约定:写清借款利率、逾期利率及计算方式。
保留催收证据:书面催款通知、聊天记录等,可避免债务人主张“未主张权利”。
2、对债务人:
逾期后及时协商:可尝试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或减免利息。
警惕“虚高利息”:若发现利息超过法定标准,可向法院申请调整。
**相关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按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8条:逾期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
3、《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31条:逾期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总计超过LPR4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对逾期利息的裁判核心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依法定,但均不得突破利率上限”,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要清楚法律划定的“红线”:
债权人别因“高息诱惑”踩雷,超出法定范围的利息可能血本无归;
债务人也别“装糊涂”,合法利息必须履行,但可依法拒绝不合理诉求。
遇到复杂债务纠纷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程序明确权利义务,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益。
仅为法律知识分享,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具体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院规定债务逾期利息是多少?逾期不还钱,利息能算到多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