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逾期重组是救命稻草?还是精心包装的新骗局?
"老师,我收到短信说可以帮我重组债务,逾期记录也能消除,这靠谱吗?"不少深陷债务危机的朋友都收到类似信息。看似专业的债务重组方案背后,可能暗藏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类"债务重组服务"的层层伪装。
一、骗局的完美伪装术
某地经侦部门近期破获的案件显示,某"债务重组公司"以"0抵押消除逾期"为诱饵,收取客户3-8万不等的服务费。他们伪造律师函、虚拟还款流水,甚至PS银行协商记录,受骗者王先生坦言:"他们承诺3个月修复征信,结果不仅债务没解决,还倒贴了5万服务费。"
这类机构通常有三大特征:
1、夸大承诺:"100%消除逾期""保证协商成功"
2、收费异常:要求预交高额服务费或保证金
3、流程模糊:拒绝提供书面协议,用话术拖延时间
二、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根据《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即构成合同诈骗罪。2023年浙江某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中,某债务重组公司因虚构履约能力骗取67人共计230万元,主犯被判有期徒刑7年。
合法债务重组应具备:
- 持牌金融机构或执业律师参与
- 明确的债务处理方案
- 分期收费且留存书面协议
建议参考:
1、优先通过银行官方协商渠道处理债务
2、核查服务机构资质(律师执业证/金融许可证)
3、警惕"先交钱后办事"的交易模式
4、保留所有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相关法条:
-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征信修复规范
- 《律师法》第40条:律师执业禁止行为
债务重组本是化解危机的合法手段,却被不法分子异化为新型诈骗工具,当听到"内部渠道""特殊关系"等说辞时,请立即提高警惕,真正的法律救济不会要求预付高额费用,正规机构必然流程透明,面对债务危机,选择向法院申请个人债务清理或寻求司法局法律援助,才是真正受法律保护的解决之道,您遭遇过类似骗局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让更多人远离陷阱。
债务逾期重组是救命稻草?还是精心包装的新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