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婚姻法21条,离婚财产分割到底怎么分才公平?
最近不少夫妻在咨询离婚问题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财产到底怎么分?",随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21条的修订,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的规则再次引发热议。这条法规明确要求法院在判决财产分割时,必须遵循"照顾无过错方、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人仍对"公平分割"的标准感到困惑。
举个例子:张女士婚后辞职照顾家庭,丈夫创业成功后提出离婚,但声称公司股权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拒绝分割,这种情况下,按照最新法规,张女士的家庭劳动价值必须被量化计入财产分割范围,法院会综合考量双方对家庭的贡献、婚姻存续时间、子女抚养需求等因素,重新调整财产分配比例,而不再简单采用"五五分"的机械划分。
解决方案:如何保障自身财产权益?
1、提前保存证据链:收集房产购买凭证、银行流水、债务协议等,尤其是证明共同还贷、财产混同的关键证据
2、协商优先,诉讼兜底:通过《离婚协议书》明确财产分割细节,若协商不成,应在起诉时提供《家庭贡献评估报告》
3、专业评估隐性财产:针对公司股权、知识产权等特殊财产,委托审计机构进行估值
4、善用"家务补偿制度":根据民法典第1088条,家庭主妇/夫可主张经济补偿
相关法条依据:
《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包括工资、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
《民法典》第1087条(原婚姻法21条):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76条:一方隐藏、转移共同财产,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离婚财产分割的核心,在于实现"实质公平"而非"表面均等",最新法规通过三大突破保障弱势方权益:首次承认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强化对隐匿财产行为的惩戒力度、引入"贡献度评估"机制,建议面临离婚纠纷的当事人,在财产分割中重点关注三个维度:资产来源追溯、贡献比例计算、未来生活保障,法律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正如法官在判例中所说:"财产分割的终点,应该是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开启新生活。"
最新婚姻法21条,离婚财产分割到底怎么分才公平?,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