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和子女抚养权到底怎么分?新婚姻法给出了明确答案!
离婚不仅是情感关系的终结,更涉及复杂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问题,许多人在面临离婚时,最关心的就是“财产怎么分?孩子归谁?”,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新婚姻法),这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法律依据。
**新婚姻法下的财产分割原则
新婚姻法强调“公平分割”,但并非简单“一人一半”。婚前个人财产(如房产、存款)归各自所有,除非双方另有约定;而婚后共同财产(如工资、投资收益)需协商或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主张少分或不分财产,家务劳动、子女抚养贡献等也被纳入财产分割的考量范围。
**子女抚养权如何判定?
新婚姻法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核心原则。2岁以下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8岁以上需尊重孩子意愿,法院会综合评估父母经济能力、抚养意愿、子女生活习惯等因素。抚养费标准根据当地生活水平、父母收入比例确定,一般按月收入的20%-30%支付,直至子女成年或独立生活。
**解决方案:提前规划+法律支持
1、签订婚前/婚内协议:明确财产归属,减少争议。
2、保留财产证据:如转账记录、购房合同等,避免举证困难。
3、协商优先:双方可通过调解达成一致,缩短诉讼周期。
4、专业律师介入:复杂案件(如企业股权、境外资产)需法律专业人士协助梳理权益。
**相关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判决。
- 《民法典》第1084条:子女抚养权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父母双方均有抚养义务。
- 《民法典》第1092条:一方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的,可少分或不分财产。
离婚财产与子女抚养权的分割,核心在于“法律保障公平,但更需双方理性沟通”,新婚姻法通过细化规则,既保护了弱势方权益,也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无论婚姻如何收场,减少对子女的伤害始终是底线,建议面临离婚纠纷时,尽早咨询专业律师,明确自身权利,避免因情绪化决策导致更大损失。
法律是底线,而人性的温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离婚后财产和子女抚养权到底怎么分?新婚姻法给出了明确答案!,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