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规出台,逾期后真的不用坐牢了?
最近不少持卡人都在讨论“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规”,有人传言“逾期后不会坐牢了”,也有人担心“利息会涨得更快”。这些说法到底靠谱吗?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带大家看清新规的核心变化。
一、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规的核心调整
2021年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对信用卡逾期规则做了多项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逾期违约金和刑事责任的界定。
违约金取代滞纳金,且违约金收取标准不得高于未还金额的5%,避免了以往“利滚利”导致债务无限膨胀的问题。明确“恶意透支”的刑事门槛,规定只有单卡本金逾期超过5万元,且经银行两次有效催收后超过3个月未还,才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这意味着,普通逾期用户只要积极协商还款,基本不会面临坐牢风险,新规还要求银行提供最低还款额以外的个性化分期方案,减轻持卡人压力。
**二、逾期后如何合法维护权益?
如果已经出现逾期,持卡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主动联系银行协商还款计划,利用新规中“个性化分期”条款申请减免利息或延长还款期;
2、保留所有催收记录,若遭遇暴力催收或高额违约金,可向银保监会投诉(依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
3、优先偿还本金5万元以上的信用卡,避免触碰“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红线。
**相关法条依据:
- 《刑法》第196条:明确“恶意透支”的刑事立案标准为透支本金5万元以上;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金融机构收取超过国家规定利率的利息;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要求银行提供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规的本质是“严管银行,保护持卡人”,银行不得随意抬高违约金或滥用催收手段;持卡人需主动承担责任,避免因逃避债务升级风险。新规不是鼓励逾期,而是给“诚实但暂时困难”的用户一次翻身机会。合理规划财务、善用法律赋予的协商权利,才是解决债务问题的正道。
划重点:
- 逾期后坐牢风险仅针对“恶意透支5万元以上”且拒不还款者;
- 协商还款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别被高额利息吓退;
- 新规保护的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持卡人,而非“老赖”。
如果你正面临信用卡逾期困扰,不妨收藏本文,对照法规条款与银行沟通,信用修复需要时间,但合法维权一定能找到出路。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规出台,逾期后真的不用坐牢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