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后找债务公司规划真的靠谱吗?小心陷阱比债务更可怕!
"信用卡逾期了,网贷还不上,听说债务公司能帮忙协商减免,到底靠不靠谱?"这是许多负债者最焦虑的问题,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软件上,"专业处理逾期""停息挂账""延期还款"等广告铺天盖地,承诺"轻松解决债务危机",但债务规划行业鱼龙混杂,稍有不慎就可能从"以债养债"变成"债上加债",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实务角度,揭开债务规划公司的真相。
一、债务公司常用的三大套路
1、"前期收费+拖延战术"陷阱
部分机构要求收取500-3000元不等的"咨询服务费",声称用于"法务团队运作",实际上通过伪造律师函、编造协商话术拖延时间,某地法院曾判决案例显示,某公司收取费用后,用统一话术让客户持续等待,直到错过最佳协商时机。
2、"包装征信修复"的违法操作
宣称能"消除不良记录"的公司,往往通过伪造病例证明、失业证明等材料进行违规申诉,根据《刑法》第280条,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2023年浙江某债务公司因批量伪造医疗证明被立案侦查。
3、"债务重组"背后的高利贷风险
部分机构诱导客户借新贷还旧债,推荐所谓"低息过桥资金",实则年化利率超过36%,去年上海某消费者在债务公司建议下向私人借贷20万,最终因利滚利导致债务翻倍。
二、四招辨别正规债务规划机构
1、查资质
正规公司必须具备《企业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须持有《金融理财师》或《法律职业资格证》,可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注册信息。
2、看流程
合法机构不会承诺"100%协商成功",而是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协助整理收支证明、疾病诊断书等材料,通过银行官方渠道协商个性化分期。
3、审合同
《委托服务协议》必须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违约责任,警惕"不成功不收费"但收取"材料费""通讯费"的变相收费。
4、防洗脑
谨防宣称"不用还款""规避起诉"的机构,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借款人未按期还款,贷款人有权要求支付逾期利息并追究违约责任。
律师建议:三个自救方案比找中介更有效
1、主动协商
直接拨打银行客服热线,说明困难情况,申请停息挂账或延期还款,根据银保监会规定,特殊困难群体可申请最长60个月的个性化分期方案。
2、法律援助
各地司法局设有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困难群众可申请司法援助,某地法院曾判决:负债人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银行需减免90%违约金。
3、债务清偿优先级
优先偿还信用卡和银行贷款(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其次是上征信的网贷,最后处理民间借贷,切记保留所有还款凭证,避免现金交易。
相关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定义及借款人还款义务
- 《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认定标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欺诈行为的三倍赔偿规定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禁止暴力催收条款
债务危机没有"特效药",所有声称能"快速清债"的承诺都是危险信号,与其支付高额服务费给中介机构,不如直接与债权人协商,或向司法机关求助。合法的债务规划是梳理还款方案,而不是教您如何逃避债务,保留好收入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用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赋予的"撤回授权"权利,才能真正守住钱包安全,您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应对经验。
逾期后找债务公司规划真的靠谱吗?小心陷阱比债务更可怕!,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