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如何维权
一、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如何维权
若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一是与单位协商。劳动者可主动与单位沟通,明确指出签订劳动合同是单位的法定义务,要求单位在合理期限内签订合同。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既能维护自身权益,也有利于保持与单位的良好关系。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据此主张相应赔偿。
三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
总之,劳动者要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二、劳动合同年份写错了可以改吗
劳动合同年份写错可以修改。
从法律角度,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若年份写错属于书写错误,并不影响合同本质及双方主要权利义务关系。
修改方式上,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后进行更改。通常由双方在修改处签字或盖章确认,以此表明对修改内容的认可。例如,原本合同起始年份写成2020年有误,实际应为2021年,经双方沟通同意后,在该年份处直接修改为2021年,同时在旁边签字或加盖单位公章及劳动者手印。
此外,若劳动合同已备案,修改后还需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办理相关的备案变更手续,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总之,劳动合同年份写错能够修改,关键在于双方协商一致并遵循法定程序。
三、劳动合同如果不给员工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员工属于违法行为。以下是相关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法律规定来看,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执一份。这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侵害了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员工难以依据合同维护自身权益。
对于员工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交付劳动合同。通过友好沟通,明确指出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要求其及时改正;二是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是若因用人单位不给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争议,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如何维权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