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一、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相关律法规明确了这一原则。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用人单位的组织架构变更而使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例如,用人单位合并,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单位合并为一个新的主体,原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由新主体承继,相应地,原劳动合同也由新主体继续履行。
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层面讲,用人单位分立的情况,比如一个单位分立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主体,其中会有一个或多个主体承继与劳动者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原劳动合同在这些承继主体处依然有效。
总之,用人单位的合并或分立不影响原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依然受法律保护,双方应继续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完全偏向公司,这样的律上有效吗
劳动合同即便条款偏向公司,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其必然无效或有效,需具体分析。
一方面,如果合同内容存在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比如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标准、约定劳动者自理等,此类条款因违法而无效。根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另一方面,若合同条款虽偏向公司,但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合同整体是有效的。不过,若条款显失公平,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主张变更或撤销该条款。例如,不合理地加重劳动者责任、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等情形,劳动者可向机构或人民申请处理。
总之,判断此类合同是否有效,要依据具体条款内容及签订情况综合认定。
三、有效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哪六项要素
一份有效的劳动合同通常需具备以下六项要素:
(一)主体合法。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具备相应的用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资格。
(二)内容合法。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包含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
(三)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双方签订合同是出于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
(四)合同形式合法。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是法定要求,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订立程序合法。订立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如用人单位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劳动者也应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六)合同期限明确。需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或者对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作出清晰界定。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