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怎样辨真假
一、劳动合同怎样辨真假
辨别劳动合同真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查看合同主体信息。确认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信息是否准确,与实际情况相符。劳动者的姓名、号码等也应准确无误,且与本人实际情况一致。
二是审查合同条款内容。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定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内容应明确、具体,不存在模糊不清或违法违规的表述。例如,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应清晰明确。
三是查验合同签订程序。劳动合同需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且应加盖用人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劳动者本人也应签字或按手印确认。同时,注意签订日期是否合理。
四是核实合同备案情况。部分地区要求劳动合同进行备案登记,可通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相关网站查询合同备案信息,以辅助判断合同真伪。
二、聘书跟劳动合同的区别
聘书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其一,性质不同。聘书是用人单位聘请劳动者担任特定职务的文书,是一种邀约,表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能力和资格的认可,侧重于聘请的意向表达;而劳动合同是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其二,内容不同。聘书内容通常较为简单,主要包含聘请岗位、聘任期限等基本信息;劳动合同内容则全面且具体,涵盖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诸多方面,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其三,法律效力不同。聘书一般不具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不能作为确定劳动关系及处理劳动纠纷的直接依据;劳动合同是律关系的重要凭证,双方当事人必须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若发生纠纷,劳动合同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依据。
总之,聘书和劳动合同在性质、内容和法律效力上均有明显区别,劳动者应明确二者差异,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超期未备案怎么办
劳动合同超期未备案,可按以下情况处理:
一是分析超期未备案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备案并非劳动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一般情况下,未备案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双方仍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但在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因未按时备案而面临劳动行政部门处罚等情况,具体需参照当地规定。
二是及时补办备案手续。用人单位应尽快携带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文本、用人单位副本、劳动者身份证明等,前往劳动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办理备案手续。说明超期备案的原因,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完成备案。
三是关注劳动者权益保障。即使未备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因未备案而侵害劳动者权益,如、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否则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怎样辨真假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