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劳动合同可以顺延
一、哪些情形劳动合同可以顺延
劳动合同顺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此时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劳动合同应顺延至相应检查、诊断或观察期结束。
二是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对于这种情况,需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按照相关规定顺延劳动合同期限,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三是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医疗期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治疗和恢复健康的期间,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应顺延。
四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这是对女职工特殊生理时期的保护,劳动合同应顺延至哺乳期结束。
五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这种情况下顺延劳动合同,体现对老职工的适当照顾。
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哪几种
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种合同明确约定了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如约定合同期限为3年,从某年某月某日起至某年某月某日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常见的有1年、3年、5年等。
二是。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出现法定情形时,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情况。
三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比如,为完成某一工程项目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当该工程项目完工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三、劳动合同和转正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与转正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其一,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生效后,即建立劳动关系。而转正合同并非法定概念,通常是在结束后,用人单位确认劳动者符合录用条件,将其转为正式员工时签订的相关协议,是对劳动关系的进一步确认。
其二,签订时间不同。劳动合同一般在劳动者入职时签订,涵盖试用期和转正后的工作期限。而转正合同是在试用期届满,经考核合格后签订,是对劳动者正式成为单位一员的确认。
其三,内容侧重点不同。劳动合同全面约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诸多劳动权利义务事项。转正合同更多是对转正后工资待遇、岗位调整等具体内容的明确和细化,是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
总之,劳动合同是基础,转正合同是在特定阶段对劳动关系及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形劳动合同可以顺延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