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劳动合同顺延吗
医疗期内劳动合同会顺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具体来说,在医疗期内,即使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也不能以此为由终止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接受治疗期间的合法权益,避免劳动者因处于医疗期而面临失业风险。
例如,某员工与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在前1个月,该员工因病开始休医疗期,且医疗期预计持续3个月。此时,劳动合同应顺延至该员工医疗期结束,即顺延3个月。
医疗期结束后,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等情况,再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依法,但需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公司有劳动合同吗
公司通常是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且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订立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
从公司实际运营角度,签订劳动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同时也能规范公司的用工管理,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若发生争议,劳动合同就是重要的依据。所以,正规的公司一般都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三、公司可代为保管劳动合同吗
公司不可代为保管劳动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一方面,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劳动合同关乎其自身诸多重要权益,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劳动者持有劳动合同,能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据合同条款主张权利,这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若公司代为保管,劳动者在需要时可能面临无法及时获取合同文本的困境,不利于其维权。
另一方面,从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角度出发,法律明确要求双方各执一份,目的在于确保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且对等,避免一方凭借信息优势侵害另一方权益。公司若代为保管劳动合同,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综上,公司不能代为保管劳动合同,应依法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以上是关于医疗期劳动合同顺延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