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一、有什么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劳动合同期满。当劳动合同约定的固定期限届满,双方未续签合同的,劳动合同终止。
二是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这意味着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此时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三是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已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四是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破产后,已不具备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劳动合同随之终止。
五是用人单位被吊销、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此时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或不再继续经营,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终止。
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例如一些特定行业因政策调整等法定原因导致劳动合同必须终止的情况。
二、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有赔偿吗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是否有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比如用人单位提出维持原有工资待遇及工作条件与劳动者续签合同,但劳动者因个人发展等原因不愿续签,此时单位无需支付补偿。
二是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或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例如,用人单位降低工资标准要求与劳动者续签,劳动者不同意,单位就需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劳动合同以退休日终止吗
劳动合同一般以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终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而在实践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判断劳动者是否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身体条件、劳动能力等可能发生变化,不再适合从事某些高强度或特定要求的工作。同时,从社会保障体系角度看,退休后劳动者可通过养老保险等制度获得相应保障。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未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此时劳动合同并不必然终止。有些地区的司法实践认为,若用人单位继续留用该劳动者,双方形成的可能是劳务关系,但如果双方符合的构成要件,也可能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总之,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以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但具体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以上是关于有什么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