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事项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事项有哪些
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明确用人单位的具体信息,便于劳动者在权益受侵害时准确主张权利。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这是对劳动者身份的确定,保障的特定性。
(三)劳动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明确双方劳动关系的存续时间。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界定劳动者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地点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成本等。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避免过度劳累,如每日工作时间、每周休息天数等。
(六)劳动报酬。这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主要回报,应明确工资支付形式、金额、支付周期等。
(七)社会保险。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二、劳动合同两份都在怎么办呢
劳动合同两份都在公司这种情况,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一)与公司协商。劳动者可以礼貌且明确地向公司提出,要求公司归还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劳动合同。通过友好沟通,解释清楚劳动者持有合同的必要性,比如用于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在权益受侵害时作为维权依据等,争取让公司主动归还。
(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这一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会责令公司限期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三)申请。如果劳动监察部门介入后仍未解决问题,或者劳动者希望通过更具强制力的途径解决,可提起劳动仲裁。在过程中,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交付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承担因未交付合同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通过合法途径,保障自身应有的权益。
三、我国劳动合同管理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合同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订立程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共识。用人单位需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劳动者也应如实说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履行程序: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应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变更程序: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因客观情况变化需要变更合同内容,双方应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记载变更内容,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解除和终止程序:符合法定或约定解除、终止条件时,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符合法定情形并履行相应程序,如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法定终止情形时,劳动合同终止。
最后,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管劳动合同文本,以备劳动行政部门检查等需要。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事项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