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一、就业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就业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性质不同。就业合同通常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是确定双方就业意向和权益的文书,具有一定的民事合同性质;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
(二)内容侧重不同。就业合同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相关事宜作出约定,如工作岗位意向、服务期限意向等;劳动合同则更注重对劳动过程中具体权利义务的规定,包括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具体劳动条款。
(三)效力阶段不同。就业合同一般在毕业生正式毕业前签订,主要作用是保障毕业生毕业后能顺利到用人单位就业;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正式入职后签订,用于规范双方在实际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法律后果不同。违反就业合同主要承担民事责任;违反劳动合同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能涉及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二、中小企业劳动合同能自己拟定吗
中小企业可以自己拟定劳动合同,但需满足法定要求。
一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法定必备条款。这些条款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不能缺失或违反的强制性规定。
另一方面,拟定的合同不能存在排除劳动者权利或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的条款。例如,不能约定用人单位无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或者劳动者在情况下自行承担责任等无效条款。
此外,即使是企业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在与劳动者签订时,也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能强迫劳动者签订。若合同条款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劳动者可向机构或人民申请确认或部分无效。总之,中小企业有自行拟定劳动合同的权利,但要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三、在劳动合同中会有哪些约定事项
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事项通常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劳动合同期限,明确合同的起始与终止时间,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等类型。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具体规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职责范围以及工作的具体地点。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包括每日工作时长、每周工作天数、加班制度,以及、、病假、、等各类休假安排。
(四)劳动报酬,明确工资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工资标准、奖金、津贴、补贴等具体内容。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种类和比例,以及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如、交通补贴等。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七)和终止的条件及经济补偿等相关事宜,确保双方在合同结束时的权益。此外,双方还可约定培训、保密、等其他事项。
以上是关于就业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