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怎么办?律师教你合法追债的三要三不要
朋友借钱不还、客户拖欠货款、网贷平台暴力催收……债务纠纷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如何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避免踩法律红线?作为从业15年的债务纠纷律师,我总结出普通人处理债务纠纷的三大核心策略。
一、要"留痕",不要"口头约定"
90%的债务纠纷败在证据不足。法律只认"白纸黑字",不认"人情往来",最近代理的案例中,李先生借给发小20万仅有口头协议,最终因证据链缺失导致败诉,正确做法:
- 签订书面借条(注明金额、利息、还款期限)
- 转账备注"借款"并保留凭证
微信催款记录定期备份(2023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电子数据证据效力)
二、要"程序",不要"私力救济"
王女士因客户拖欠50万货款,带人堵门讨债反被起诉非法拘禁。催收行为必须严守法律边界:
- 可委托律师发《律师函》施加法律压力
- 向法院申请支付令(7日内可强制执行)
- 谨慎选择财产保全(需提供担保)
- 绝对禁止:非法拘禁、暴力威胁、公开个人信息
三、要"止损",不要"拖延时效"
张先生持有2015年的借条,2023年起诉时才发现已过诉讼时效。民法典第188条规定普通债务诉讼时效为3年,但可通过这些方式中断时效:
- 书面催收并保留邮寄凭证
- 要求债务人签署《还款承诺书》
- 每半年通过EMS发送催告函
- 部分还款即产生时效重启效力
律师建议处理流程
1、收集证据 → 2. 发送律师函 → 3. 协商还款方案 → 4. 申请支付令 → 5. 提起诉讼
特别注意:起诉前建议申请诉前财产保全,避免债务人转移资产。
相关法律依据
1、《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定义及形式要求
2、《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支付令申请条件
3、《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量刑标准
4、《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禁止违法处理他人信息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利息计算规则
处理债务纠纷本质是证据战+法律程序战。宁可花100元公证借条,不要省小钱赔光本金,记住三个关键时间点:借条签署日、约定还款日、诉讼时效起算日,当协商无果时,果断启动法律程序往往比"人情催收"更有效,最后提醒:所有催收行为必须控制在法律框架内,别让债权人变被告人。
欠钱不还怎么办?律师教你合法追债的三要三不要,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