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滞纳金和利息怎么算?一文讲清费用计算规则!
“信用卡逾期后,滞纳金和利息到底是怎么算的?”这是许多持卡人逾期后最焦虑的问题,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具体规则,导致账单“雪球越滚越大”,甚至陷入债务泥潭。今天我们就从法律和金融角度,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信用卡逾期费用的计算逻辑。
一、逾期费用究竟怎么“利滚利”?
信用卡逾期后,银行会收取两部分费用:滞纳金(违约金)和利息。
1、滞纳金:通常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最低收取10元或1美元(外币卡),若本期最低应还2000元,但只还了1000元,则滞纳金=(2000-1000)×5%=50元。
2、利息:从消费入账日起全额计息,日利率约0.05%-0.1%(年化约18%-36%)。注意!利息按复利计算,即上期未还的利息也会计入下期本金继续生息,比如透支1万元逾期30天,利息=10000×0.05%×30=150元;若第二个月仍未还款,本金变为10150元继续计息。
关键点:滞纳金按月收,利息按日滚,两者叠加会让债务快速膨胀!
**二、逾期后如何“及时止损”?
面对高额费用,持卡人需采取法律认可的解决方案:
1、立即还清最低还款额:即使无法全额还款,也要优先偿还最低金额,避免滞纳金和征信受损。
2、申请分期或延期: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持卡人可与银行协商个性化还款方案,降低短期压力。
3、协商减免费用:若因失业、疾病等特殊原因逾期,可依据《民法典》第533条主张“情势变更”,要求减免部分利息或违约金。
注意:所有协商需以书面协议为准,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三、法律如何保护持卡人权益?
信用卡逾期费用并非银行“随意定价”,其计算规则受以下法规约束:
1、《民法典》第676条:明确逾期利息不得预先扣除,且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上限(目前为LPR的4倍,约年化15.4%),若银行收取的利息+违约金超过此标准,持卡人可主张调整。
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要求银行对逾期90天以上的债务实行“先冲抵本金后冲抵费用”原则,避免利息无限累积。
法条提示:银行若违规收取费用,持卡人可向银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或提起诉讼。
信用卡逾期费用的核心逻辑是“时间成本+风险溢价”,但持卡人并非毫无主动权。记住三个原则:
早沟通:逾期1-3天内联系银行,通常不会上征信;
保本金:还款时要求优先抵扣本金,降低利息基数;
留证据:保存还款记录、协商录音等材料,必要时用于维权。
信用社会,规则是盾牌也是武器,与其被滞纳金吓退,不如用法律工具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及金融实务撰写,数据及案例经脱敏处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信用卡逾期滞纳金和利息怎么算?一文讲清费用计算规则!,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