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全文发布,催收乱象能否终结?

合飞律师3周前 (03-02)金融债务5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让借贷门槛大幅降低,但随之而来的逾期债务问题也日益凸显,暴力催收、骚扰电话、隐私泄露等乱象频发,让债务人和第三方苦不堪言,2023年,《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完整版全文》(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出台,这份文件能否真正成为规范行业的“紧箍咒”?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全文发布,催收乱象能否终结?

一、《公约》的核心:平衡催收与权益保护

《公约》全文共包含6章32条,从催收行为规范、债务人权益保护、行业监督机制等角度划定了清晰的红线。其中最受关注的条款包括:

1、严禁暴力、恐吓、侮辱性语言催收,催收频次每日不得超过3次;

2、禁止向无关第三方泄露债务信息,仅限联系债务人事先授权的紧急联系人;

3、催收时间严格限定在早8点至晚8点,法定节假日不得进行催收;

4、建立行业黑名单共享机制,违规机构将被公开曝光并限制业务。

这些规定直击行业痛点,某网贷平台曾因深夜拨打借款人亲属电话施压,导致用户投诉量激增;而《公约》实施后,此类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吊销牌照的风险。

**二、争议与挑战:执行力度成关键

尽管《公约》内容详尽,但仍有质疑声认为:“这些条款真的能落地吗?

过去,部分平台通过外包催收公司规避责任,甚至采用虚拟号码、频繁更换催收人员等手段逃避监管,对此,《公约》特别强调“谁委托,谁负责”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建立全国统一的投诉举报平台也被视为重要抓手,债务人可通过该平台提交证据,监管部门需在15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若执行到位,这将大幅提高违规成本。

**建议参考:如何应对不当催收?

1、保留证据:录音、短信、通话记录等均可作为投诉依据;

2、明确拒绝无关联系:若催收方骚扰非授权联系人,可直接向平台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3、协商还款计划: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分期方案,避免逾期升级。

**相关法条链接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2条、第18条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第23条

- 《刑法》第253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的出台,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制度约束,既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守护债务人的基本尊严。政策效果仍需依赖严格的执行与公众监督,平台合规意识、监管技术手段、用户法律素养的同步提升,才能真正终结催收乱象。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普惠,而催收的底线是文明。唯有守住这条线,行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全文发布,催收乱象能否终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23546.html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全文发布,催收乱象能否终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