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公证真的有必要吗?律师带你算清三笔账
"结婚前谈钱伤感情?可离婚时因为钱撕破脸的夫妻,比电视剧演的还狗血!"不少当事人咨询时都问过同一个问题:婚后财产公证是不是显得太算计了?作为处理过300+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我想说——婚后财产公证不是对感情的否定,而是对现实的尊重。
一、算好这三笔账,你就知道公证多重要
1、情感账:给感情装上"防爆膜"
热恋期总觉得谈钱庸俗,但80%的离婚纠纷都卡在财产分割。婚前财产公证就像给婚姻系上安全带,双方提前明确"你的""我的""我们的",反而能避免日后猜忌,曾有位女企业家客户,婚前公证了家族企业股权,后来丈夫出轨离婚时,对方连1%的股份都没能分走。
2、法律账:打破"婚后混同"的魔咒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婚后工资、投资收益等默认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通过公证可以约定"婚后个人财产增值部分归个人所有",比如父母赠与的房产、继承的遗产,去年经手的案件中,男方婚前继承的老宅拆迁获赔800万,因提前公证为个人财产,离婚时女方分文未得。
3、家庭账:给子女留条"安全绳"
二婚家庭最怕财产继承纠纷,张女士再婚前公证了名下3套房产归与前夫所生的儿子,现任丈夫的子女起诉继承时,法院直接驳回了诉求。白纸黑字的公证,比口头承诺更有温度。
二、这样操作公证,不伤感情更安心
1、双人剧本杀式沟通法
别把公证当谈判,试着玩个"财产分配游戏":各自写下最在意的3项财产,交换清单讨论,有位95后客户用这个方法,发现双方最在意的都是婚前房产,半小时就达成共识。
2、公证避坑指南
- 必须双方亲自到场(不能视频!)
- 重点约定:婚前财产清单、婚后收入归属、债务承担规则
- 警惕!这些约定无效:"离婚就净身出户""家暴赔偿1000万"(违反公序良俗)
三、法律给你的"后悔药"
《民法典》第1065条白纸黑字写着: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法定财产制。
更妙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明确:经过公证的财产协议,可以直接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比私密聊天记录、口头承诺靠谱100倍。
小编说句掏心窝的
过日子不是做数学题,但婚后财产公证就像买保险——用不上时是张纸,用上了就是救命符,见过太多夫妻离婚时为了一套房、一辆车闹得鸡飞狗跳,最终孩子抚养权都受影响。聪明的婚姻,既要谈情说爱,也要明算账目,与其事后找律师打官司,不如婚前花2小时做公证——这可能是你给婚姻最实在的聘礼/嫁妆。
关键提示: 公证协议可以随时补充修订,建议每五年或发生大额资产变动时更新,让约定始终贴合家庭实际状况。
婚后财产公证真的有必要吗?律师带你算清三笔账,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