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孩子名下的存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听听律师怎么说
许多夫妻离婚时,最揪心的除了感情破裂,还有财产分割问题,尤其是当孩子名下有一笔存款时,争议往往随之而来:这笔钱到底算孩子的个人财产,还是父母的共同财产? 今天我们就从法律角度,帮您理清关键问题。
一、孩子名下的存款,法律如何认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父母为子女存入的存款,若明确属于赠与性质,则视为孩子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可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爷爷奶奶给孙子的压岁钱、父母以孩子名义开设的专属教育储蓄账户等,通常被认定为对孩子的赠与。
但现实中,部分夫妻会通过“转移财产到孩子名下”来规避共同财产分割。若一方能证明存款实际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且转账行为发生在离婚前短期内,法院可能认定这是恶意转移财产,要求返还并重新分配。
**二、解决方案:如何避免争议?
1、保留赠与证据:如转账记录附言“赠与孩子”、书面协议或公证文件,明确存款归属。
2、区分资金来源:若存款来自亲友赠与、奖学金等,需提供来源证明。
3、专业法律咨询:提前委托律师梳理财产性质,避免离婚时被动应对。
**三、相关法条依据
1、《民法典》第19条: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赠与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但纯获利益的赠与除外。
2、《民法典》第35条: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民法典》第1062、1063条:明确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划分标准,子女受赠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离婚时孩子名下的存款是否属于共同财产,核心在于资金来源和赠与意图,如果是父母以合法形式赠与孩子的财产,法律坚决保护其独立性;但若涉及恶意转移共同财产,法院也将依法追责。建议离婚前厘清财产性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确权,既能保障孩子权益,也能避免夫妻矛盾升级。
关键点牢记:孩子的钱≠夫妻的钱,证据充足才能守住底线!
离婚时孩子名下的存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听听律师怎么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