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真的会被起诉吗?3个步骤教你化解危机!
“网贷逾期后突然收到律师函,该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要坐牢了?”作为处理过大量债务纠纷的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收到律师函≠被起诉,更不意味着刑事责任!但若不妥善应对,可能引发更大风险,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大家正确处理这类问题。
一、先冷静!律师函的“真面目”是什么?
律师函本质是催收方通过法律途径施压的手段,目的是督促还款,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法院传票才代表正式起诉,但要注意:
1、核实律师函真实性:部分平台会伪造律师函或冒用律所名义,可通过拨打平台客服电话、登录官网或直接联系函件中的律师事务所进行确认。
2、警惕“套路函”:若函件中出现“涉嫌诈骗”“24小时内还款”等威胁性表述,或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极可能是诈骗。真正的律师函需加盖公章且注明案号。
3、逾期≠失信:网贷属于民事纠纷,除非法院判决后仍拒不执行,否则不会直接上失信名单。
**二、3步走策略,从被动变主动
第一步:梳理债务明细,判断利息合法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目前约14.8%)的部分可不还。重点核对:
- 本金是否包含“砍头息”
- 逾期费是否叠加超过法定上限
- 是否存在“以贷养贷”违规操作
第二步:主动协商,争取缓冲空间
联系平台时需注意:
录音留存证据:避免对方承诺后反悔
明确还款能力:目前月收入5000元,可接受每月还2000元”
要求书面协议:协商成功后务必让平台出具《还款方案确认书》
第三步:针对性应对律师函
若确认函件真实且协商失败:
7日内书面回复:说明还款意愿及困难(如失业、疾病),附上收入证明
同步申请异议:对不合理利息提出书面异议,要求重新核算
预判诉讼风险:若欠款超过5万元且逾期超半年,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
**建议参考:避免踩坑的3个关键点
1、不玩“消失”:失联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逃债,增加败诉风险
2、不签空白协议:任何需要签字的文件必须逐条确认
3、不轻信“反催收”机构:市面上号称“债务重组”的机构90%涉嫌诈骗
**相关法条速查
1、《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2、《民事诉讼法》第125条:法院应在立案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3、《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7条:催收人员不得冒充律师、司法机关人员
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本质是债务问题的预警信号。核心解决思路是:核实真伪→合法维权→主动协商,记住两个“绝不”:绝不被恐吓式催收吓倒,也绝不消极逃避,合理运用法律武器,完全有机会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债务已超出承受能力,建议尽早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债务重组,毕竟及时止损比“以贷养贷”明智得多!
网贷逾期收到律师函,真的会被起诉吗?3个步骤教你化解危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