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为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具体如下:
1. 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等。
2. 不征税收入:如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3. 免税收入:例如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等。
4. 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需符合税法规定。
5. 以前年度亏损:可在规定年限内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
二、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主要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税率的运用。
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等。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
2. 税率:目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25%。但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 100 万元但不超过 300 万元的部分,减按 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总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准确确定各项收入和扣除项目,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企业所得税怎么算举例说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通常基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例如,某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为 1000 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 50 万元(免税收入),成本费用等各项扣除为 600 万元,以前年度亏损为 100 万元。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000 - 50 - 600 - 100 = 250(万元)。
其次,根据适用税率计算所得税。一般企业的税率为 25%,则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250 × 25% = 62.5(万元)。
如果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 15%的税率,那么所得税为:250 × 15% = 37.5(万元)。
所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需要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适用税率进行计算,不同的收入构成和政策会影响最终的所得税金额。
以上是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