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能够变更劳动合同
一、什么情况下能够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对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进行变更,比如调整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只要变更后的内容不违反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
(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例如,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有的工作岗位消失或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府政策调整等,需要对劳动者的工作进行重新安排。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可以。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相关法律法规对特定行业、特定岗位的劳动合同变更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什么条件下允许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变更需满足一定条件,具体如下: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这是变更劳动合同最常见的情形,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变更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条款,可对原合同进行修改和调整。
(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比如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转产、技术革新,导致原有的工作岗位不复存在;或者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需要搬迁厂址等。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若双方未能就变更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相应经济补偿。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当出现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允许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双方也可依法进行变更。
三、变更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如何的
变更劳动合同通常需遵循以下程序:
(一)提出变更要求。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请求,并说明变更的理由、内容以及变更的条件等相关情况。提出方需提供相应的证据或合理依据来支持变更请求。
(二)协商。双方就变更事项进行协商,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协商过程中,应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诉求,考虑对方的立场和利益,就变更的具体内容达成共识。
(三)签订书面协议。经协商一致后,双方需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变更的生效日期等关键信息。该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与劳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四)备案与存档。变更协议签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各执一份,并妥善保存。用人单位还可能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将变更情况向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备案。
以上是关于什么情况下能够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