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疯狂催收?民法典到底怎么管这事儿?
“信用卡逾期后,催收电话半夜还在响,甚至威胁要爆通讯录,这合法吗?”其实《民法典》对信用卡逾期催收行为划定了明确的法律边界,既保护债权人权益,也约束不当催收行为,以深圳持卡人老王为例,因疫情影响失业导致信用卡逾期,某催收公司连续三天拨打其家人电话并群发催收短信,老王保留录音证据后成功投诉,最终催收方被处以行政处罚。
民法典如何规范信用卡催收?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有权主张债权,但催收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具体表现为三点:
1、禁止骚扰式催收:每天催收电话不得超过3次,且不得在晚22点至早8点之间拨打(紧急情况除外);
2、严禁泄露隐私:不得向债务人的同事、亲友透露欠款信息,更不允许伪造律师函、法院传票;
3、限制催收手段:严禁恐吓、侮辱、诽谤等暴力催收,不得擅自公开债务人个人信息。
遭遇违规催收怎么办?
1、主动协商还款方案:联系银行说明困难,争取分期还款或减免利息(已有成功案例获得60期免息分期);
2、完整保留证据链:通话录音、短信截图、骚扰记录等证据保存期至少2年;
3、多渠道投诉举报:通过银保监会12378热线、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渠道维权;
4、严重时报警处理:对于上门喷漆、堵锁眼等行为立即报警并申请《禁止令》。
相关法条指引
- 《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担责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不得刺探、泄露他人私密信息
- 《民法典》第1179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
小编锐评
信用卡逾期本质是民事纠纷,催收机构无权超越法律红线,持卡人既要履行还款义务,更要学会用《民法典》第1024条关于名誉权保护的规定维权,建议遇到违规催收时,先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沟通,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异议处理,双重保障自身信用权益,法律永远是遏制暴力催收的最强武器!
信用卡逾期被疯狂催收?民法典到底怎么管这事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