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判决了还是没还,会坐牢吗?
信用卡逾期后被银行起诉,甚至法院已经判决还款,但持卡人仍然没还钱,这种情况到底会面临什么后果?很多人误以为“判决后拖着不还也没事”,但真相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一、判决后拒不还款,后果有多严重?
法院判决要求还款后,持卡人若仍不履行义务,银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冻结银行卡、扣划工资、拍卖名下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方式追回欠款,更关键的是,持卡人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直接影响出行(限制高铁、飞机)、就业(部分单位拒绝录用“老赖”)甚至子女教育(私立学校入学受限)。
若被认定存在恶意透支行为(例如透支后失联、转移财产),还可能触犯《刑法》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二、解决方案:如何避免“雪球越滚越大”?
1、主动协商还款计划:即使已被起诉,仍可联系银行或法院说明困难,争取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
2、优先偿还本金:若经济能力有限,可协商优先偿还本金,避免利息和违约金持续累积。
3、借助法律程序救济:若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如利息计算错误),可在15日内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4、避免“摆烂心态”:哪怕每月还100元,也能证明还款意愿,降低被认定为“恶意逃避”的风险。
相关法条参考
- 《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民法典》第676条: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需支付逾期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失信被执行人消费及行为限制。
小编总结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后,判决不是终点,而是法律责任的开始,与其抱着“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不如主动面对问题,通过合法途径降低损失。逃避解决不了债务,但合理的协商和还款计划能让你重获“呼吸”的空间。 若已被强制执行,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法律盲区而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信用卡逾期被起诉判决了还是没还,会坐牢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