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过错方少分财产?民法典新规到底怎么判?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逐年攀升,财产分割问题成为争议焦点,尤其当婚姻破裂涉及出轨、家暴等过错行为时,无过错方如何争取公平权益?《民法典》针对离婚过错方的财产分割规则作出了重大调整,明确向弱势一方倾斜,但具体如何操作?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
一、新规核心:过错行为直接影响财产分割比例
过去,法院在判决离婚财产分割时,虽会考虑过错因素,但更多遵循“均等分割”原则,导致无过错方难以获得实质性补偿。《民法典》第1087条新增规定,明确将“重大过错行为”作为财产分割的重要依据,包括出轨、家暴、虐待家庭成员、转移隐匿财产等情形。若一方被认定存在过错,法院可判决其少分甚至不分财产,同时无过错方有权主张损害赔偿。
若男方因出轨导致离婚,女方不仅可要求多分共同财产,还能额外索赔精神损失。这一变化彻底打破“犯错成本低”的困局,让法律更贴近道德与公平。
二、如何证明对方存在过错?关键在证据!
新规落地后,举证成为维权核心,实践中需注意三点:
1、证据形式合法: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照片视频等需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避免偷拍偷录导致证据无效;
2、过错行为与离婚的因果关系:需证明过错行为直接导致婚姻破裂(如长期分居因第三者介入);
3、财产隐匿线索:若对方转移资产,可申请法院调查银行流水、不动产登记等记录。
律师建议: 提前梳理财产清单,对关键证据进行公证,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调查。
**三、相关法条支持
《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协议处理不成,法院根据财产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民法典》第1091条:因重婚、家暴、虐待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明确“少分或不分财产”的裁量标准,如过错程度、财产损害后果等。
民法典关于离婚过错方财产分割的新规,本质是“惩罚过错”与“保护无辜”的双向平衡,但需注意,法律不会自动执行,无过错方需积极举证、主动主张权利。
对于婚姻中的弱势群体而言,新规既是武器也是底气。与其纠结“离不离婚”,不如提前了解规则,用法律守住底线,毕竟,婚姻可以结束,但公平不应缺席。
关键词布局提示:民法典、离婚过错方、财产分割、少分财产、无过错方权益、重大过错行为、举证责任、损害赔偿。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民法典最新条款及司法实践原创撰写,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个案咨询,建议联系专业律师。
离婚时过错方少分财产?民法典新规到底怎么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