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薪资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
一、降低薪资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
降低薪资一般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劳动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等重要事项。薪资作为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若用人单位要降低薪资,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根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就是一种书面形式,能够明确双方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从实践角度讲,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如果不重新签订,只是口头约定降低薪资,一旦发生,劳动者可能会否认双方就降薪达成过一致,用人单位将难以举证。而重新签订合同后,双方均需按照新合同的约定履行,有助于维护的稳定。
不过,如果劳动者明确表示不同意降薪,用人单位不能强制降薪或强制要求重新签订合同,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二、没签劳动合同如何申请赔偿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申请双倍工资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收集证据。要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例如工资支付记录,如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二)确定申请时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双倍工资赔偿的时效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申请途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申请书中,需明确写明请求支付双倍工资的金额、事实和理由,并提交收集好的证据材料。
(四)等待裁决及后续处理。仲裁委员会会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若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怎么计算的
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计算,需明确以下要点:
(一)计算基数。一般以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收入作为计算二倍工资的基数,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若劳动者工资结构较为复杂,可剔除、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后确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二)计算期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视为双方已订立,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三)计算方式。按照确定的计算基数和计算期间,直接将基数乘以相应的月数,即可得出应支付的二倍工资差额。例如,计算基数为5000元,计算期间为3个月,那么二倍工资差额就是15000元。
以上是关于降低薪资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