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
一、多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
用人单位多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根据不同情况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具体如下:
(一)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例如,劳动者工作了9个月未签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额外8个月的双倍工资。
(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此时,用人单位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自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期间的双倍工资。
(三)若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等原因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者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赔偿因未缴纳等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等。总之,劳动者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以便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什么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为无效
劳动合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骗取用人单位录用,用人单位以不发工资为由胁迫劳动者签订不合理条款等。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比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费用,这就排除了劳动者应有的工伤待遇权利,此类条款无效。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例如,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定工作时长上限,或者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标准等。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三、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法原则。订立劳动合同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禁止性规定。包括合同主体合法,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需具备法定资格;合同内容合法,如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订立程序合法,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
(二)公平原则。合同内容应公平合理,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用人单位不得利用优势地位制定显失公平的条款,如不合理的工作强度、过低的劳动报酬等,损害劳动者权益。
(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或强迫关系。自愿是指双方真实表达意愿,不受欺诈、胁迫等影响。协商一致则要求双方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四)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应如实提供与订立合同相关信息,不得隐瞒或欺骗。用人单位应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等,劳动者应如实说明学历、工作经历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多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