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关于调岗有什么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调岗有什么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调岗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协商一致调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包括工作岗位。这意味着若要调岗,双方需达成共识,且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法定调岗情形。当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此外,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也可另行安排工作。
(三)调岗不得降低待遇。用人单位调整岗位不得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且不能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调岗。
(四)强制调岗的后果。若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调岗,劳动者可以拒绝。若因此,用人单位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不同意调岗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
若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调岗,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具体赔偿情况如下:
1. 经济补偿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
2. 工资计算范围: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3. 高收入劳动者补偿限制: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应注意收集用人单位擅自调岗的相关证据,以便在后续维权中能有效主张自身权益。
三、私自调岗劳动补偿标准是多少钱
私自调岗涉及劳动补偿问题,需根据不同情形确定补偿标准:
(一)用人单位私自调岗,劳动者不同意且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这种情况下,若用人单位调岗行为不合理、不合法,属于用人单位违法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二)用人单位私自调岗后,降低了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劳动者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样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与上述相同。
若用人单位私自调岗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具体补偿或赔偿金额需结合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关于调岗有什么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