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复发劳动合同终止如何处理,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一、工伤复发劳动合同终止如何处理,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工伤复发且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需根据不同情形依法处理,相关法律标准如下:
若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工伤复发且还需要治疗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终止劳动合同。
从工伤保险待遇角度来看,工伤复发的职工依然享有相应的工伤待遇。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可以按照规定配置,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若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对于工伤复发且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期内可以吗
在工伤认定期内,用人单位一般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有明确限制。根据相关律法规,职工在工伤认定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非过错性解除和经济性裁员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伤认定及后续可能的工伤待遇享受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二)特殊情况除外。若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即便如此,职工依然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用人单位不能因解除劳动合同而逃避其应承担的责任。
(三)职工主动情况。在工伤认定期内,职工本人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是可以的,但需考虑清楚自身权益,因为可能会对后续工伤待遇的享受产生一定影响。总之,工伤认定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谨慎,应严格依法行事。
三、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公司在员工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行为,员工可依法获得相应赔偿,具体如下:
- 支付赔偿金: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员工在公司工作3年5个月,经济补偿为4个月工资,那么赔偿金则为8个月工资。
- 工伤待遇赔偿:员工原本应享受的工伤待遇不受影响,公司仍需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各项工伤赔偿费用。
员工可先与公司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复发劳动合同终止如何处理,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