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劳动合同终止该怎么赔偿
一、因工伤劳动合同终止该怎么赔偿
工伤职工劳动合同终止时的赔偿,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为一至四级的。这类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费。同时,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根据不同伤残等级有所区别,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并且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等。
(二)伤残等级为五至六级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三)伤残等级为七至十级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同样由省级政府规定。
二、遭遇工伤时劳动局怎么工伤鉴定
职工遭遇工伤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通常按以下流程操作:
(一)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二)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若材料不完整,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完整的,予以受理。
(三)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必要时,可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四)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具鉴定结论书,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若对鉴定结论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再次鉴定。
三、工伤鉴定期间单位能吗
在工伤鉴定期间,单位一般不能。具体分析如下:
(一)若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伤鉴定期间,职工依法享有停工留薪期等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在此期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二)若职工被鉴定为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还可能享有相应的伤残待遇等。比如,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单位若在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三)即便职工工伤较轻,未达到伤残等级,在工伤鉴定期间,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除非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法定情形。否则,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违法,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因工伤劳动合同终止该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