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遗失如何处理
一、劳动合同遗失如何处理
如果劳动合同遗失,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与用人单位协商
1. 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请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份劳动合同的复印件。一般用人单位会留存劳动合同的副本,其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复印件给劳动者。
2. 若用人单位同意,可以在复印件上加盖用人单位公章,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这样复印件也可在很多情况下起到与原件类似的证明作用。
(二)劳动部门备案查询
1. 如果劳动合同有在劳动部门进行备案,劳动者可以持有效件到当地劳动部门查询备案的劳动合同信息,并请求劳动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不过并非所有劳动合同都会进行备案,所以可能存在查询无果的情况。
(三)其他证据佐证
1. 收集其他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及合同内容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缴纳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劳动纠纷等情况发生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劳动关系相关的事实。
二、确认劳动合同可以起诉吗
如果是关于劳动合同的确认之诉,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起诉的。
(一)存在争议情形
1. 当双方对劳动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时,例如一方认为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而另一方认为根本未成立,这种情况下受损害方可以向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劳动合同是否成立予以确认。
2. 对劳动合同某些关键条款的理解存在争议,比如工资待遇的构成、工作岗位的性质等,如果这种争议严重影响到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也可以起诉要求法院确认相关条款的准确含义。
(二)起诉的前提条件
不过,在起诉之前,一般需要先经过前置程序(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形除外),只有对结果不服的情况下,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起诉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起诉。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例如劳动者已经在用人单位工作,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并由其支付工资等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差额(一般是入职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最长11个月)等权益。仲裁是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直接起诉,法院一般不会受理。
其次,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劳动者需要提供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遗失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