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怎么处理?律师教你划清责任界限
"公司欠了200万要倒闭,债主追着我要还钱怎么办?"最近接到一位创业者的咨询,他的困惑道出了许多企业主的心结,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究竟该如何区分?当经营出现危机时,怎样才能守住家庭财产的安全线?今天就从法律实务角度,为您揭开债务处理的神秘面纱。
公司债务≠个人债务的三大铁律
有限责任原则是护身符
根据《公司法》第3条,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担责,股东仅以认缴出资为限,这意味着只要不存在财产混同,即便公司破产清算,债权人也不能直接追索股东个人资产,去年处理的某服装厂破产案中,正是凭借完善的财务账目隔离,成功保住了股东的三套房产。穿透追责的三种致命情形
- 个人账户收取公司账款(资金混同)
- 虚假出资或抽逃注册资本
- 提供个人担保未作特别声明
某餐饮连锁企业主因用个人微信收百万营业款,最终被判承担连带责任,这个惨痛教训值得警惕。
- 债务隔离的黄金法则
建议经营初期就建立"三单独"制度:单独银行账户、单独记账凭证、单独财务人员,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坚持每月审计,在疫情冲击导致破产时,成功实现债务隔离。
个人债务危机化解四步法
优先处理高息债务
信用卡、网贷等年化超15%的债务应优先协商,去年帮助某客户通过停息挂账方案,将36%的网贷利率降至8%。活用民法典"免责条款"
《民法典》第1180条规定的"执行豁免财产"包括:唯一住房(不超过当地廉租房标准)、生活必需品等,某客户通过司法确认,保住了价值80万的郊区住宅。债务重组智慧
可采用"以租养贷"策略,将闲置房产出租偿还债务,某企业高管将别墅出租后,月入3万专项用于清偿债务。个人破产制度试点
深圳、温州等地已开展个人破产试点,符合条件的债务人可申请免责考察,某温州商人通过4年监督期,成功免除320万债务。
律师建议参考:
- 公司经营务必建立独立财务制度
- 大额借贷建议提前做财产公证
- 收到催收函件7日内必须法律应对
- 涉及担保必须注明"有限责任担保"
相关法条指引:
- 《公司法》第3条、第20条
- 《民法典》第56条、第675条
- 《企业破产法》第35条
- 《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
小编总结: 债务处理本质上是一场权利义务的精密博弈,公司债务要筑牢"有限责任防火墙",个人债务需构建"合法财产防护网",记住两个关键时点:收到催款通知后15天是协商黄金期,被起诉后30天是举证关键期,做好债务分类、证据保全、专业应对,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守住底线,企业经营不易,且行且珍惜!
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怎么处理?律师教你划清责任界限,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