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办理离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份清单让你少跑三趟!
近年来,离婚程序逐渐规范化,但许多人对“带什么材料”仍存在误区,2021年《民法典》实施后,离婚流程新增“冷静期”要求,材料准备更需严谨,本文将结合法律实务经验,手把手教你整理离婚必备材料,避免因漏带文件“跑断腿”。
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材料大不同!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形式,所需材料差异明显:
协议离婚(双方自愿且无争议)
- 身份证明: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遗失可用户口簿或临时身份证替代)。
- 结婚证:需提供原件,若丢失需先补办或到婚姻登记处开具证明。
- 离婚协议书:核心文件! 需明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内容,建议提前由律师审核,避免无效条款。
- 单人证件照:2张近期2寸免冠照(部分地区要求底色统一)。
- 其他补充材料: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等财产证明(非必需,但建议携带)。
诉讼离婚(一方不同意或存在争议)
- 起诉状:需写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建议委托律师撰写以提高通过率。
- 证据材料:如家暴记录、出轨证据、分居证明等,证据链完整是关键。
- 经济状况证明:工资流水、财产清单等,用于争取子女抚养权或财产分配。
2021年离婚新规,这些细节别忽略!
自《民法典》实施后,离婚程序新增“30天冷静期”:
- 第一次申请:仅需携带基础材料(身份证、结婚证、协议书)。
- 30天后第二次申请:需重新提交材料,若一方未到场视为撤回申请。
特别注意:冷静期内若发生财产转移或债务纠纷,需及时保留证据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律师建议:提前做好这3项准备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1076条:协议离婚需提交书面离婚协议,并明确自愿离婚意愿。
- 《民法典》第1079条:诉讼离婚中,感情破裂的认定标准(如家暴、分居满一年等)。
- 《婚姻登记条例》第11条:离婚登记需提交身份证、结婚证、协议书原件。
小编总结
2021年离婚程序虽更注重“缓冲”,但材料准备仍是硬门槛。核心逻辑是“身份证明+关系证明+诉求依据”,无论是协议还是诉讼,材料齐全才能高效推进,若涉及复杂财产或抚养权争议,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材料疏漏延长离婚周期。
离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理性准备材料,既是对过往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2021年办理离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份清单让你少跑三趟!,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