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迁程序是什么
一、集体土地征迁程序是什么
集体土地征迁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和计划阶段:相关部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征迁计划,明确征迁范围和目标。
2. 发布公告:依法向被征迁集体和相关人员发布征迁公告,包括征迁目的、范围、补偿标准等信息,保障被征迁者的知情权。
3. 调查登记:对被征迁土地的权属、面积、地上附着物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为后续补偿提供依据。
4. 补偿协商:与被征迁集体和农户就补偿事宜进行协商,达成补偿协议。补偿内容通常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等。
5. 批准征收:经有权机关批准后,正式启动征迁工作,并发放征收决定等相关文件。
6. 实施征迁:按照征迁计划和补偿协议,组织实施土地征收和等工作。
7. 安置补偿兑现:及时将补偿款发放到被征迁者手中,并妥善安排被征迁人员的安置事宜。
二、征收集体土地赔给谁
征收集体土地的补偿款通常会补偿给被征收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对补偿款进行分配和使用,一般会根据本集体组织的内部规定和成员的相关权益来确定具体的分配方式。
具体而言,一般会优先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如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生产生活安置等方面。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等相关权利人,也会根据其在土地上的权益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补偿。
如果存在集体成员之间关于补偿款分配的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相关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申请处理或提起诉讼。
三、集体土地征收完整步骤是什么
集体土地征收完整步骤如下:
1. 规划预征:相关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等,确定需要征收的集体土地范围,并进行初步规划。
2. 调查确认:对拟征收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
3. 方案制定:制定安置方案,明确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容,并依法进行公告。
4. 听证论证: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听证,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
5. 报批审核:将征地相关材料报上级政府审批,同时接受土地管理等部门的审核。
6. 征收实施:经批准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征收,支付补偿费用,办理土地交接手续。
7. 纠纷处理:在征收过程中,如出现纠纷,应及时依法进行处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集体土地征迁程序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