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市场中有哪些常见的逃废债务形式

合飞律师2周前 (03-13)普法百科4

市场中有哪些常见的逃废债务形式

(一)利用分立方式逃废债。

就是通常所谓的“大船搁浅,小船逃生”。在原企业基础上分设若干新企业,改制时,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新企业,债务保留在原企业,原企业并不破产关闭或注销,而是留下一副空架子来应付债务。或者说在改制时,由企业**公司将债务留下,却设法将有效资产转移给子公司,**公司仅变为一个管理机构,不再直接从事经营,而以前所有的债务都由**公司来承担。

(二)利用承包、租赁和转让方式逃废债。

有些企业将全部资产租赁给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其它单位或个人,原企业骨干人员随之转移到新企业去上班。新企业向原企业交租赁费,低廉的租赁费可能已使用或连职工基本生活费都不足,更别说偿还欠款了,除非出现企业破产情况,否则也无法实际执行已租赁的资产。如果承包、租赁给个人,会造成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拼资产、拼设备、拼消耗,以求在短期内迅速获利。作为物资保证的企业资产不断减少,而我们对信贷资金的监管转而间接面对承包者个人,这些个人对贷款的本金利息不负任何责任,极大地削弱了我们的监管力度。企业在最后破产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便通过变卖设备和土地的办法获得资金,但在转让中却往往并不安排偿还贷款,造成实际上的逃废债。

(三)利用对外投资方式逃废债。

经营者将企业主要的生产设备、厂房、楼宇等有效资产抽逃,投资组建新的,把债务和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结果新公司有资无债,原企业有债无资,只剩一块牌子,一个法定代表人承担债务。等到我们索债时,对于所欠贷款,原企业已是虽有草屋若干,实无糙米一把。

(四)利用低价出卖资产的方式逃废债。

企业在有关部门和个别金融性机构的配合下,先成立一个新公司,看似与原企业无任何关系,由部门或金融性机构给新公司一笔款项启动,新公司则另行选址建厂,同时以低价购买老企业的设备和有效动产,货款转而归还该部门或金融性机构,原企业仅留厂房可以出租,租金作为职工作安置费,而且还可将安置费投资入股新企业。这样一来,新老企业、职工个人和有关部门、个别金融性机构“各得其所”,只苦了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其他债权部门。这种做法也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

(五)通过不规范兼并、联合、合资逃废债。

企业在兼并、联合后,原有承贷法人取消,使得贷款的债权债务关系变得模糊,失去了物资保证和安全保障。一种是在合资合作及联营过程中,贷款企业将贷款形成的资产和资金作为入股资金,一旦合资成功,原有债务则搁置一旁,贷款企业可从合资企业中分红获利,而作为实际的部门与贷款的实际直接受益者即合资企业之间却不构成债权债务关系,追债无门。另外一种是“先分后并”式的假兼并,即先将一个企业分离为两个企业,再由其中的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实施“兼并”,以此来甩掉贷款包袱。

(六)利用不规范的股份制改造逃废债。

一些企业把股份制改造作为逃废债的工具,借一个分厂或车间改成股份公司,计算总资产时却把整个企业资产作为评估的基本条件,债务由原企业承担,新组建的公司对外不承认债务;或将原厂的机器设备,按一定条件比如按分流人员多少带入新企业,或由外单位借用部分资产,组成新的合作体,将原单位债务抛在一边。使原企业资不抵债程度更加严重,大量贷款被原来的空壳企业承担,造成债务悬空。

(七)利用不规范破产逃废债。

出于局部利益,借企业改制名义,“假破产”真逃债。破产前催债时,企业就会以“稳定”为借口,把责任推在职工身上,造成企业一直处于“在破产进行当中”的状态,一直在破,却一直也破不掉。破产不停产,不执行“关门走人,资产变现”的政策,原班人马、原有资产,一边搞破产,一边换块厂牌再生产,破产案件却无限期拖下去。另外,由于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破产实行审批制,企业从申请破产到进入破产程序将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经营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将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资产的变现和评估也由于相关部门内部操作,在扣除破产费用和职工安置费等后,对债权的清偿已几乎只能“画饼充饥”。

(八)利用拍卖方式逃废债。

企业破产后进行所谓的公开拍卖,却实行暗箱操作,事先安排买主,定好价位,在竞价时一锤定音,以低价成交,不给其他买主竞争机会,貌似公平,但却使得债权部门根本无从着手。

(九)利用被吊销之机逃废债。

企业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其贷款客户法人主体就消失,似乎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黑户”,即使明知其所谓赖帐,按目前各种规定,债权方也没有从容有效的手段收回贷款。有些企业就钻这个空子,故意不参加,在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下来之前,将有效资产处置一空,然后关门走人,形成“三无企业”,即无资产、无人员、无场所,债权部门追贷无门。

(十)利用主动设计“被”逃废债。

企业在经营困难或者了解到债权部门要对其采取法律手段时,就策划由其能控制的关联企业或其它关系较好的债权人与其串通,自编自导自演一出诉讼把戏,原被告双方与法院协调配合,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查封,致使其它法院无法重复查封,而企业仍会暗中继续使用该资产正常生产经营。通过,使欠债企业的有效财产得以先行“合法”转移,使其它债权部门债权落空,面对此种“周-瑜打黄盖”现象的时候,债权部门也只能“望厂兴叹”了。

以上十种就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常见的逃废债务形式,对于企业或者债权人来说都需要做好相关的了解,才能避免出现债务企业逃废债务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合飞律师网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84181.html

市场中有哪些常见的逃废债务形式的相关文章

离婚案件中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离婚案件中有哪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一、准备离婚了,协议还是诉讼? 离婚协议和诉讼两种方,各其特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用。 1、 协议离婚优点是省时、经济。一般来说,如果材料齐全,半个小时左右即可办完协议离婚手续。但是,协议离婚要求较为严格,协议离婚必须夫妻双方对离婚...

婚姻纠纷中有哪些常见的法律误区

误区1:一方坚持不同意对方就别想 有的当事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不同意离婚,对方就离不了。这一想法,在民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进行调解时确实能够实现,但是在判决时就不一样,因为法院判决双方是否离婚前提条件是双方感情是否已经完全破裂,和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没太大关系,如果充分证据证明感情已经破裂,即...

离婚协议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夫妻共同生活,一般银行存款主要存在一方名下,而另一方,特别是有些不太在意而整日忙于事业男士,往往还不知道家里积蓄被存于个银行,甚至家里多少存款都不知道。为了使透明化,以及防止财产漏分,在明确共同存款数额,以及现存于谁名下、存于一个银行也是非常有必要。如果给付义方在后不履行义...

常见的消费纠纷,最常见的消费纠纷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话题,就是关于最常见的消费纠纷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最常见的消费纠纷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2345反映消费纠纷用吗? 12345反映消费纠纷用吗? 12345不是投诉电话,反映消费纠纷没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很管...

逃废债务判刑吗

一、逃废债务判刑吗 判断是否犯罪很简单,就看他怎么避还。 根据《刑法》,如果人这样做了,而且行为严重话,那就是犯罪,要承担相应刑责。 具体包括这么几类:首先是拒绝执行判决罪。 这个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如果你明明能把法院判给你的债务给还清,却故意不偿还,情节特别恶劣话,就要蹲监...

民法典如何认定恶意逃废债务

一、民法典如何认定恶意逃废债务 1、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无偿转让、赠与财产,或者隐匿、隐藏财产等行为,造成权人权无法实现,可以认定恶意逃废债务。 2、法律规定《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条 【权人】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或者与该从权利,影响...

离婚有哪些常见的法律误区?

离婚有哪些常见的法律误区?

在离婚过程,人们常常会陷入一法律误区,这误区可能会导致不必要麻烦和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离婚法律误区:1、认为只要分居满两年就可以自动离婚很多人认为,只要夫妻双方分居满两年,就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但实际上,分居满两年只是离婚一个条件,还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办理离婚手续。2、不清楚财产分割...

离婚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离婚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在离婚过程,人们可能会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以下是一需要注意方面:1、财产分割:一方可能认为自己在婚姻中有更多贡献,因此应该获得更多财产,但实际上,财产分割通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具体情况来进行,而不是简单地按照贡献大小来分配。2、抚养权争夺:父母在争夺抚养权时,可能会忽视孩子意愿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