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务重组是怎么回事,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公司债务重组是怎么回事
广义上讲,所有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包括修改债务的金额或时间)都应视作债务重组,包括:
1、处于财务困难条件的债务重组;
2、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
3、债务人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
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的债务重组又分为2种:
1、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
2、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现在或将来偿还债务的金额不低于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
我国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发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债务人处于持续经营状态。这是区分债务重组和的主要标准。
2、必须是债务人发生了财务困难。只有债务企业在经营上出现困难,或因资金调度不灵而又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时,才有债务重组的必要。
3、必须是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准则定义的债务重组是狭义的。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日进行会计处理时,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1、基本原则。债务重组日,债务人均不得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如有收益也只能计资本公积),但确认重组损失。
2、债权人入账价值的确认原则。①对于实际收到或将会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等,以实际收到或预计将会收到的价值入账;实际收到或预计将会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价值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②对于非货币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投资等,以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收到资产的入账价值,根本不产生损益。
3、债务人重组差额的确认原则。用于偿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应付账款等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用于偿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应付款款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4、相费的确认。在债务重组中发生的有关税费,对于债权人,应计入收到资产的入帐价值中;对于债务人,则与用于偿债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一并计算。
5、涉及到补价时的处理原则。涉及到补价时,会计处理上可视为两笔业务处理:一是对补价的处理,二是对债权债务的处理(见(2)、(3))。
综合上述,小编整理有关公司债务重组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对于债权人,如支付补价,补价作为增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处理,借记相关资产,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而对于债务人,如支付补价,补价作为债务的部分偿还,借记应付账款等,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更多问题,合飞律师网提供专业服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