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侵权行为之债具有什么特点

合飞律师2周前 (03-13)普法百科3

侵权行为之债具有什么特点

侵权行为之债是除合同之债外的一类较为常见的债。与合同之债相对,侵权行为之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由非法行为所引起,侵权行为之所以能够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产生债券债务关系,在于它侵犯了国家、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财产、人身上的合法利益,性质上属于不法。而合同之债则只能由当事人的合法行为引起。

第二,侵权行为之债由加害人的单方行为所引起,与受害人的意思和行为武官,受害人只是被动地受到。而合同之债则由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所引起,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须一致,这是合同之债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三,侵权行为之债是法定之债,它的发生并非出于行为人的意愿,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之债的内容,均有法律明确规定,且不得预先以约定免除加害人的赔偿责任。而合同之债一般为任意之债,法律多不作强行性规定。

第四,侵权行为之债的内容主要为赔偿损害,具有补偿受害人损害的作用。但因侵权行为包括对受害人人身或人格的侵害,故加害人的责任不以财产性责任为限,还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非财产性责任。而合同之债的内容基本上都具有财产性质,旅行债务的目的,在于使得到约定的利益。

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要是对于其中内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建议您及时寻求合飞律师网的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386057.html

侵权行为之债具有什么特点的相关文章

侵权行为之债有什么特点

侵权行为之债有什么特点 第一,它由非法行为所引起,侵权行为之所以能够在加害人和受害人间产生务关系,在于它犯了国家、公民和法人所享的受法律保护的财产、人身上的合法利益,性质上属于不法。而合同之债则只能由当事人的合法行为引起。 第二,侵权行为之债由加害人的单方行为所引起,与受害人的意...

10万的民事诉讼律师费多少钱?律师费具有什么特点

1、10万元律师费:7500~8400.体金额可与办案律师协商;国家赔偿案件按上述金额减半。民事诉讼和政诉讼标准:1万元至1万元部分4%~5%。 2、法院案件受理费:2300元,诉前、诉中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费:1020元(还需提供与申请担保价值相同的担保)。 3、一方胜诉后申请执的,...

离婚反诉具有什么特点

反诉具有以下特点: 1、反诉与本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具有双重性,本诉的原告是反诉的被告,反诉的原告仍然是本诉的被告。 2、反诉请求是独立的,反诉的诉讼请求与本诉的诉讼请求既是相互牵连,又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诉讼请求。 3、反诉的目的在于抵消、吞并本诉原告所主张的民事益。 诉讼是夫妻一方以...

简单之债具备条件是什么

简单之债具备条件是什么 第一,在的履可选择性。 的履可选择性,是指在的成立始就两种以上的履可供选择。可供选择的数种履,可以是标的种类上的不同,如给付金钱或提供劳务;可以是标的物的不同,或劳务的内容不同;也可以是履时间上的不同,履方式的不同,履的不同。凡在的给...

环境侵权行为特点包括哪些

一、环境侵权行为特点包括哪些 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加害行为的间接性较明显,通常是通过污染环境等间接方式对他人的合法益造成损害,而非直接的身体接触或暴力行为。例如,工厂排放的污染物逐渐扩散,导致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其次,害对象的广泛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可得利益损失与违约行为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可得利益损失与违约行为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依据我国《》的规定,可得利益损失与违约行为之间是具有困果关系的,例如合同违约造成合同不履的,就可能会造成可得利益的损失。 赔偿损失的特点 1、赔偿损失是最重要的违约责任形式。赔偿损失具有根本救济功能,任何其他责任形式都可以转化损害赔偿。 2、赔...

买卖合同和居间合同的不同有什么区别(买卖合同和居间合同的不同有什么特点)

介绍: 买卖合同与居间合同的区别体现在,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是双方当事人,而居间合同的主体是买卖双方和居间人;买卖合同是买卖双方就房屋交易达成一致的协议。第三方的参与,居间合同要求居间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完成合同履的相关事宜。 一、买卖合同和居间合同的不同有什么 1.销售合同只两个当事人,而...

侵权行为什么违法行为

一、侵权行为什么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犯他人合法益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体而言,它包括多种情况,例如: 1. 犯他人的人身,如殴打他人导致身体伤害,犯他人的姓名、肖像等。 2. 犯他人的财产,如盗窃他人财物、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 3. 犯知识产,如未经授使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