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什么区别
一、与是什么区别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差异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展现:
1、缘起基础不同。
劳动关系源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生产要素的共同投入;而劳务关系的形成来源于双方的契约性约定。
2、适用法律体系各异。
劳务关系受民法、合同法及经济法主导,劳动关系则遵循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3、参与方主体资质迥然。
劳动关系中,单一参与方需为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必须为个体劳动者;劳务关系中的双边角色既可存在于法人、组织与公民之间,亦可能在公民与法人、组织间互动。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迥然。
劳动关系中,双方不仅涉及财产关系(经济关系),更包含人身关系(行政隶属关系)。
劳动者除了提供劳动外,还须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其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员工。
5、工作执行及责任归属大相径庭。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没有劳务合同怎么处理
即使未签劳务合同且发生工伤,仍可按法定程序维权与追偿。
以下是相关流程:首先,请向属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证。
即便无书面劳动合同,若能证实属于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而造成的事故,均可申领工伤认证;其次,确认工伤后,有权向用人方寻求赔偿。
倘若用人方未为你投保工伤险,你可直面其提出赔偿请求;接下来在病情稳定之后,你可申请做劳动能力评估,据此向用人方主张对应的伤残赔偿;如若用人方拒不支付,可以向委员会提出劳资仲裁请求,诉求用人方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最后,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人民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